第(3/3)页 “陛下这边请。” “让下面的人该去值守的值守,朕和你聊聊。” “是!” 一路到了总兵府衙,骆养性亲自沏好了茶,又准备了一些点心。 皇帝道:“朝廷今年年初从山海关运了一批粮食出关,你可有检验过?” “回禀陛下,从山海关一共运出了三万石粮食,臣都有钦点过。” 大明朝向辽东提供粮食一共有两条路: 一、陆路,走山海关出关。 二、海路,从天津大沽口、登莱这种海岸走海路,在觉华岛、宁远附近靠岸。 一般海路肯定更加轻松,但是为了分散风险,所以也准备了陆路。 “山海关现在有多少守卫?” “一共两万守卫。” 加上崇祯带来的一万神武卫,一共也就是三万守军了,如果这场战争皇太极玩浪的,绕开宁远直接到山海关下,也不必担心。 七月四日,皇帝抵达山海关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山海关。 一时间,士气大振。 并且在七月四日的时候,消息传到关外,往宁远传去。 原本皇太极出兵的消息已经传到宁远,宁远城现在气氛凝重,但听闻天子到了山海关,顿时也是军心大振。 古代便是如此,皇帝可以不用前线去打仗,但是皇帝真的一到前线,那士气是直接暴涨的。 就说当年檀渊之盟,宋军已经快被辽军干废了。 寇准拉着宋真宗到前线,已经有些慌的宋军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士气飙涨。 同样的,崇祯来的消息,不仅仅传到宁远,在七月六日这一天,直接就到了锦州。 皇帝抵达山海关? 这还是这么些年来的第一次! 大明朝的皇帝已经很久不到边境来了! 一时间,锦州前线都感受到了鼓舞。 虽然没有直接到最前线,但在这种大战时刻,皇帝拿出了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仅如此,在七月七日这一天,皇帝的圣谕直接被送到了大凌河城。 这份圣谕的意思很直接简单:若有必要,朕可亲自上阵。 这话当然是套话,那个统帅敢让皇帝亲自上阵? 九族的脑袋这么廉价吗? 这话完全是给打鸡血的,意思就是朕和你们同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