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家人用一下午的时间,吐槽了大凉国的种种不公。 傍晚的时候,茗香阁的伙计过来,给虞小怜送来一封信,说是姜霖让镖局捎到茗香阁的。 历经半年的时间,虞小怜终于等来了姜家父子的消息。 她迫不及待的拆开信封。 姜家父子的确去了界城,但去了那边没多久,边界就起了战乱。 姜猎户和姜霖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从数十个大齐国骑兵手里,救了一个被俘虏的少年将军。 那少年将军名叫余正扬,是大将军余振武的嫡长子。 余正扬得救后,和的父亲余振武说了救他的两父子武功高强,能以一敌十。 余振武军队上缺的就是这种英勇善战的,因此余振武向姜家父子抛出了橄榄枝。 给钱,给官。 来不? 姜猎户和姜霖在边界呆了一段时间,也见了不少百姓,因为战乱民不聊生,生离死别的场面,因此余振武和余正扬诚意满满的,来邀请他们的时候,父子两个就从军去了。 姜霖还告诉虞小怜,等她娘生产完,他们逃荒的时候,也不要往界城来,近两年之内,界城都不会太平。 虞小怜放下书信,陷入沉思。 不去界城,那他们一家应该去哪儿? 孙氏现在肚子已经五个多月,再有四个月就能生了,孙氏生产的时候正是阴历八月,那时候天气应该已经转凉,如果再坐一个月的月子,那时候估计就真正冷下来了。 带着两个新生儿,在凉风习习的深秋颠簸赶路的话,实在是不可取。 虞小怜觉得他们不能在阳城住下去了,应该马上出发才行。 虽然孙氏挺着个大肚子不方便,但好在现在天气暖和,他们又有马车,慢一点赶着,就当旅游赏景了。 虞小怜思衬再三,将自己的想法说了。 虞长河和孙氏顿时陷入艰难的抉择之中。 最后他们商量的结果,还是决定等孙氏生产之后再说。 用虞长河的话说,他们有超市空间,有吃有喝,逃荒的事儿,他们不参与也行。 虞小怜也担心路上颠簸,孙氏这个高龄产妇,大着肚子折腾不起。 但如果不走的话,孙氏生产的时候,只怕想找个好稳婆接生都难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