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 强势理政-《诸天之我是沙悟净》


    第(2/3)页

    由羊毛产业带动的其他产业,也随之大大增加,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单单是税收就多了上百倍。

    放牧牛羊的不只是羌人,北方草原上的鲜卑人、匈奴人的牛羊更多。

    但问题在于,鲜卑人和匈奴人在北方,和司隶不接壤,中间隔着并州和朔方,而这两个地方,现在还在曹操手里。

    这就导致,鲜卑人和匈奴人要想把羊毛卖给骆天明,根本就没法直接卖,要么卖给羌人,要么卖给曹操的人,让他们在中间当二道贩子。

    骆天明收购羊毛的价格本来就不高,再被二道贩子在中间砍一刀,鲜卑人和匈奴人还能赚到什么?辛辛苦苦的剃羊毛,结果钱都被别人赚了,他们心里能平衡吗?

    因此,鲜卑人和匈奴人都在闹,要求曹操让开一条道路,让他们运送羊毛的队伍能直达长安。

    曹操当然不会让他们直接和骆天明接触,羊毛生意倒是小事,万一双方勾结起来,来个南北夹击,把并州和朔方也拿走了怎么办?

    因为这件事,曹操和鲜卑人闹的挺僵,据说有打一架的意思。

    他们要是真打起来,骆天明当然是喜闻乐见,他现在忙着治理内政,没工夫管别的,不然趁机在背后给老曹一刀,肯定会很爽。

    说到内政,骆天明又想吐槽了。

    这个时代的人,识字的人太少了,还全都出自世家,让他根本没得选。

    偏偏世家的人都是先家后国,在做官的同时,必须给他们的家族足够的好处,否则不但不配合,还会给你捣乱。

    骆天明当然不会惯着他们的臭毛病,可整个官场都是这样的风气,骆天明又能如何?

    没奈何,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权当这些家伙都是贪官,只要能做事,就暂时容忍他们。

    但这种情况绝不能一直持续下去,他再次开始在军中普及教育,不求有多么高的学问,只求能读书识字即可。

    等这些士卒退伍之后,就是最好的基层小吏人选,等他们熟悉了政务之后,再慢慢提拔上来,就可以替代世家出身的官员了。

    尽管这只是个远景,而且读书太少的士卒,基本没可能爬到太高的位置,但至少是个希望,让世家知道,他们不是不可替代的。

    可是骆天明的这种打算,世家岂能容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