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清君侧?-《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2/3)页

    “忘了介绍了,逼人徐文爵,魏国公之子。”

    “原来是小公爷,失敬失敬。”骆养性打了个哈哈,“小公爷是来找李枢府的么,他好像在里面,我还是要事在身,就不打扰了。”

    说着,骆养性带着人就要走。

    但去路被人封死了。

    “小公爷这是何意?”

    “我今日就是来找骆大人的。”

    “你找本官作甚?”

    “请骆大人去喝茶。”

    “若是本官不去呢?”

    “由不得骆大人了!”

    “你知不知道本官是锦衣卫指挥使,加封左都督衔,皇帝陛下御赐。”

    “我这样做也是为了骆大人好。”

    骆养性面色铁青,他不再说话。

    兵部尚书吕维琪上了自己的马车,他一路朝吏部尚书郑三俊府中行去。

    郑三俊准备睡觉了,听说吕维琪求见,犹豫了一下,才穿好衣服。

    “郑部堂。”

    “吕大人深夜到访,有何要事?”

    “郑部堂收到魏国公的请帖了么?”

    “收到了。”

    “打算去么?”

    郑三俊叹了口气,说道:“我老了,大晚上的,要睡觉。”

    “时局动荡,公田案牵扯甚广。”

    “牵扯再广,也不能乱动!”

    “听说张溥在南京。”

    “他在南京如何?”

    吕维琪又道:“魏国公邀请了他。”

    复社门下可是有三千多当世仕子的。

    这些人都是读书人,有的人已经在地方上担任要员。

    他们遍布东南各省,掌握了强大的舆论权。

    吕维琪知道,郑三俊打算在这件事中保持中立了。

    郑三俊在南直隶的威望绝对足够,南直隶的官员任命,都要经过他这一道。

    而北京城那边,周延儒、王永光等人,都在全力推动新政,对权力的重新构造,势在必行。

    郑三俊和王永光、周延儒等人的矛盾爆发是迟早的事。

    而南京的兵部、勋贵和枢密院的矛盾,虽然没有爆发,但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接下来双方绝不会平静。

    主要是现在朝廷推行考成法,南京也必须实施,这样南京的官员必然也会纳入到强制管理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