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大凌河决战!-《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3)页

    此时,在锦州的吴襄,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已经到了山海关。

    他听回来的人反应了情况。

    一是震惊卢象升居然还有2万精锐,二是庆幸自己的儿子居然冒险前去皇太极的军营。

    吴襄感慨道:我八辈子修来的福,有这么个好儿子。

    于是,吴襄在接下来几天,都没有出兵去找卢象升麻烦,而是耐心等待吴三桂的回来,等待皇太极派兵,一起夹击卢象升。

    结果,两天后,大凌河城的局势就迎来了巨变。

    八月十六日,大凌河城内铁骑云集。

    一队队关宁军披着铁甲,拿着武器,在军官的整顿下,列好队。

    早上一大早,每个人都快速吃完早餐。

    太阳还没有升起,城门就开了。

    一队关宁军骑兵如同洪流一样冲出城,渡过护城河,朝没有筑完的空地冲去。

    关宁军来的非常快。

    此时的皇太极在做什么?

    在准备撤退!

    要知道,古代行军打仗,撤退比进攻难度更大。

    为什么?

    进攻之前,多数都要进行动员的,使每一个士兵的神经绷紧,保持亢奋状态。

    撤退的时候,士兵们的心情多少都会放松下来的,这个时候,战斗力是比较弱的。

    为了顺利撤退,一般都要留守一支人马断后,以防止大部队被敌人偷袭。

    与此同时,还要将营帐原封不动留在原地,不能让敌人看见自己撤退了。

    更关键的是,在撤退的途中,也要有严格的纪律,否则一旦敌人追击过来,没有冲锋的阵型,大家都一心想着回去,基本上就是一盘散沙,任人宰割了。

    皇太极也没有想到,自己刚要撤退,袁崇焕的兵就出来了。

    听到铁蹄的声音和震天的冲杀声后,皇太极立刻回过神,他斩钉截铁道:“传令舒穆禄·扬古利,让他务必拦住明军!”

    “嗻!”

    皇太极又喊道:“探子呢?探子在何处?”

    探子很快就回来了:“禀报大汗,明军分两路朝我军围杀而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