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信口雌黄之人,乃无耻之人!-《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2/3)页

    兵部的权柄非常重。

    当然,油水就更重。

    所以,无风不起浪,这么些人都推荐张凤翼,大概率就是张凤翼上台,好分钱!

    而实际上,崇祯既然宰了郭巩,自然心中早就有人选了。

    谁?

    范景文!

    这个人是谁?

    似乎是个路人甲?

    当然不是!

    不但不是,而且是地方大员,且是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

    历史上的己巳之变,有两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亮丽不是讽刺,是称赞。

    哪两道?

    一道是卢象升的一万人马,虽然都是临时招募,却军纪严明。

    一道便是范景文的人马,自己招募,军费自己解决。

    为什么说他们是两道亮丽的风景线?

    因为其他勤王军都在四处抢掠老百姓。

    没错,明末的相当一部分明军和土匪没有太大区别。

    但是,卢象升和范景文的人马,秋毫不犯,军纪严明。

    要做到军纪严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为什么呢?

    因为要以身作则,要约束自己。

    约束自己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一件事。

    能够做到的人,大概率上比大多数人更成功。

    卢象升就是一个自律性极强的人,这一点他以岳飞为偶像。

    而范景文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在大明朝可是颇有名气的,可以与孙承宗、申用懋、熊廷弼齐名的人物。

    所以,兵部左侍郎的位置,崇祯早就留给他了。

    崇祯今日不想在兵部侍郎的人选上花太多时间去讨论,要不然会议效率又低了,大家东一句西一句,最后抓不到重点。

    连开会都抓不到重点,还能指望执行的时候达成目标?

    看见还有人站出来,崇祯干脆就打断了:“此事改日再议,诸位若无其它事,便退下吧。”

    王洽连忙道:“陛下,臣等还有一事。”

    “何事?”

    “事关辽东战局。”

    嘿,终于说重点了是吧,前面的都是预热,现在说到重点了。

    “辽东战局?”

    王洽道:“眼下袁督师欲再筑大凌河城,臣等以为,此举不可行。”

    “为何?”

    “眼下已经是第三次筑城,前两次尽数被建奴毁坏,大凌河城徒增军费,并无意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