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军政之争-《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3)页

    反正左看枢密院不爽,右看也是不爽。

    最后呢,就是要搞你!

    而现在和枢密院一条绳子上的新军都立了功,这事肯定得拿出来反对无疑了。

    这是权力之争,这是旧派打压新派,这是利益之争。

    这背后仅仅是王洽、魏中云么?

    也绝非如此简单,恐怕还牵扯到了辽东军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

    这背后其实也有袁崇焕的一点点影子。

    别忘了,袁崇焕是兵部尚书头衔,和王洽是平起平坐的。

    而袁崇焕是属于文官,与辽东将领是属于两个体系。

    所以说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

    但是里面恐怕也确实有那么一些联系在。

    毕竟皇帝现在要搞个新军,大家总觉得不太对劲。

    尤其是皇帝把资源一个劲儿地给新军,就更让其他派系的人反感了。

    例如魏中云就提到,若是如此草率赏,宣府、蓟镇、大同等总兵恐怕都不服。

    看完所有奏疏后的崇祯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们不想让朕练新军,他们在害怕!

    规矩?

    呵呵,朕是个很守规矩的人。

    既然你们说按照规矩来,新军没得赏,那朕从今天开始改规矩!

    等改完规矩,再赏!

    第二天,崇祯就再次召见了孙承宗和李邦华。

    “你二人速速将新军的军规拟定出来,朕不要太详细的,先给朕一个大致的规矩,尤其是将按照人头论功行赏给朕撤掉!”

    “这……”李邦华立刻道,“陛下,这个若是撤掉了,恐怕不太好吧。”

    他也知道最近兵部拿这个再搞事情,但平心而论,这种方式在华夏已经用了很久了。

    “没什么不好的,军政处的人是干什么吃的,打仗的时候他们也要在战场上的,打仗完后,他们要去核实战场,要不然朕要他们干什么!”

    李邦华深吸了一口气道:“若此如此,便需要再军政法中再做完善。”

    “先给朕一个大致的,先将新军的赏银发下去。”

    孙承宗有些尴尬地说道:“陛下,毕大人说已经没钱了。”

    “无妨,朕掏钱先垫着,此事绝不能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