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嗨过头了,濒临破产的皇帝-《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3)页

    沉默片刻,周延儒道:“陛下,现在朝中倒是有不少人提议说,对辽东军进行整改,再削减辽东军费。”

    “都说了什么理由,说来听听?”

    “一是认为袁崇焕的筑城消耗太大,作用甚微。”

    “二是认为辽东之地本身已经无可守价值,建议放弃。”

    崇祯沉默片刻才道:“是不是又是王在晋在那里说要放弃辽东?”

    周延儒沉默不语。

    “放弃辽东?”崇祯站起来,走到一张地图前说道,“都说得容易,嘴巴一张,话就能说出来。”

    “放弃辽东大明的战略纵深就完全没有了。”

    “放弃辽东,辽东几十万汉民拱手给皇太极?”

    “若是朝廷要召回这几十万汉民,如何妥善安置?”

    “朕倒是想让他们去给朕带一千人马出去溜一转,若是回来的时候少了一个人,朕就砍他们的脑袋!”

    “说得倒是轻巧啊!”

    的确如此,有许多只看表象的人,一提到明末,就放弃辽东,认为那是大大节约了资源。

    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些事,看起来仿佛很简单,但是内在的逻辑却并不简单。

    尤其是在古代,大量的人口迁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便勉强完成,地域冲突造成的内部矛盾,只会变成火烧浇油。

    到时候别说皇太极攻进关内了,顺天府容纳一大堆难民,自己就消化不了,矛盾只会更加尖锐。

    周延儒沉默片刻又道:“陛下,还有人说,可以与建奴打野战,说建奴实际并不可怕,说袁崇焕是故意找朝廷索要资源,壮大辽东。”

    “谁说的?”崇祯的语气瞬间变得锋利起来。

    “是魏中云所言。”

    “好个魏中云,朕倒是要让他去和建奴打野战!”

    这种说法也纯粹是瞎搞。

    从萨尔浒之败后,到现在,已经十一年,明军野战有赢过么?

    还有些人为了吹嘘博眼球,要求野战,这要么是完全不懂军事,要么就是为自己谋求政治资源。

    谁都知道孙承宗的关宁锦防线费钱,可现在这种局面,这种战略,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了。

    并且事实也证明是有效的。

    至少唯一胜的两次,都是在关宁锦防线上。

    并且,现在袁崇焕筑的大凌河城,一旦筑起之后,就可能切断皇太极与喀喇沁部的联系。

    这才是战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