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收太乙金仙-《修仙从长生不老开始》


    第(3/3)页

    云苏哈哈笑道,走下高台宝座,伸手一请,便将他请到了垚山大殿临崖的窗边,这里早已布好了仙果和茶叶灵泉等,只待入座。

    言语之间,将一件原本因为躲了别人十年,别人却明知道你在山上,从而可能极为尴尬的事情,轻飘飘地就说穿了。

    没有动用任何法力,云苏亲自泡了一壶茶,给问尘子倒上一杯,却是笑道:“云苏何德何能,能得道兄如此惊世伟岸之人物蛰居山前十载。

    十年香火气,这一杯茶水便是为道兄去去香灰,消消火气。”

    问尘子一饮而尽,却是笑道:“老祖客气了,大道之途,达者为先,所谓闻道者长生,失道者先死啊。我也许早修了几年道,日后也不过是早死一些罢了。”

    “道兄此言就客气了,以你太乙金仙之巅的实力,便是这天下九大神洲,又有谁敢和你比先死晚死,你不想死,天地不敢收啊。”

    云苏轻声一叹,却是说的大实话。

    问尘子这种人,除非是天地起大劫,否则正常的生老病死痛是绝对送不走他的了,就算是天人五衰降下来了,他们也有办法消灾避劫,度过一回又一回。

    这也是那西游传说中,菩提老祖和猴子的对话中,世间有真法,可以避开各种稀奇古怪的灾劫。

    一些在低层次的修士眼中,几乎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到了某种程度,就变成了喝水吃饭一般容易了。

    不错,眼前的人就能做到,这位太乙金仙巅峰的问尘子道人。

    只有两种情况能送走这样的人,一种是被更强大的人杀死,另外一种是死于天地大劫,前者是小概率,毕竟如今不是洪荒时期,在这乾元世界,太乙金仙这个境界的人物已经是云苏推衍中可能处于最巅峰的存在了,凡事小心翼翼,不多沾惹丝毫因果,彼此躲着走都来不及,一般不会轻易做生死厮杀,想杀死对方,也得对方死战不走,配合对手才行。

    这样的人,就算是放在洪荒,也是大能了,有的大能可能出身好一些,等到这次闭关无数元会,消化了一些鸿钧大道后或许会强过他,但眼下,他确实不弱于许多洪荒大能。

    这种人,云苏在见到他的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一点,他是被天地所束缚的人。

    如果是洪荒世界的太乙金仙,云苏或许不放在眼里,即便是太乙金仙巅峰,半步大罗的大能,他不感兴趣也绝对不会主动和对方说半句话套近乎。

    实在是这问尘子身上,有一种让他很是佩服的精神。

    在乾元世界,大道不全,轮回不显,更有许多残缺的情况下,能修炼到太乙金仙巅峰这个境界,还并没有洪荒大能那样的显赫出身,此人实在是堪称乾元世界的惊世伟岸之人。

    在问尘子这种人身上,就连善恶都不分明了,完全是随心所欲,心念一动或许便是善,再一动或许便是恶,对他们而言,很多东西都因为活得太久远而消失了。

    只有普通的生灵,才会站在自己的出发点,去臆测那些高高在上的生灵之善恶。

    在云苏看来,天地自然,只要不破坏那一股自然之道,不为祸苍生,不涂炭生灵,不窃取整个天地所有的精粹,不仗势欺人,不颠覆天地,莫名其妙地因为一己之私去重定地水风火甚至是重新开天辟地,自己便永远行走在大善的那一头,而离大恶稍微远一些。

    他们心中,或许只剩下了很纯粹的一些执念。

    有的人,单纯为了变得更强,追寻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法宝,这种修炼者居多。

    有的人,是想护佑苍生,如那白云一般。

    有的人,是想振兴门派,如那长生老祖一般。

    有的人,是想浪迹红尘,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这几千年也许是做个快乐的人,下一个几千年也许是当一条狗,他们总归有无数的活法,这种人少,但每一个都是大隐于市的绝世高人。

    有的人,则是想寻一个答案,如这问尘子一般。

    垚山大典的那场讲道,虽然只是讲了基于这个世界的三千小道的一点端倪,但所谓奇货可居,识货的人自然知道这些东西的含金量。

    云苏也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会引来一些大的麻烦,甚至是一些灾难或者祸事。

    你在垚山开讲乾元世界的天地大道,还立下了天地大教成教,想要掩耳盗铃不被任何人察觉,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然之道,本质上就有阴阳两面,好坏之分,祸福相依,云苏想要立大教,为以后的更远规划早做准备,便有承担风险的勇气。

    只是他没想到,麻烦没有上门,却引来了这位不麻烦的人。

    今日还有一点让他也不禁意外,就是让白仙仙去处理长生天的事情,居然没有产生任何不良后果,反而用一种特别不巧的办法,将那位最有可能是敌人的长生老祖,变成了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

    还有一位白云没有来。

    而长生老祖这次一举多得试探一番后,也放弃了,原本多半是想在长生仙宴上论证一些大道,看来暂时是没有这个心思了。

    最后就剩下这位在垚山脚下苦等了十年之久的问尘子。

    “老祖有所不知,我问尘子活到今日,早些年,大概是四千多万年前了吧,总是想活的越久越好,努力修炼,不惜一切代价提高自己的境界,当然,我不害人,也不为祸苍生。

    但确实是什么办法都用尽了,没办法,不突破便要死。

    后来活的太久了,我又无数次想死,很想体验一下死亡的感觉,但又实在是死不了,便试着求许多人杀我,对方也不愿意,而愿意的人又可能杀不死我。

    有的人说,沧海桑田见得多了,便老了,可我连天地覆灭都见到过好几次了,也没觉得老。

    再后来,我又想通了,不想死了,还是想追寻一个真正的答案。所以才厚颜无耻地在垚山脚下等了十年,就是想问老祖一个问题,讨一个活了无数年月也得不到的答案。

    贫道有言在先,若是老祖你答得上来,问尘子愿意永居垚山脚下,为老祖看门护院,永恒不悔。

    若是老祖你答不上来,贫道转身就走,日后天大地大,有缘再见。无论是友是敌,也绝不因为今日之事有半分因果牵扯。”

    问尘子只觉得呼吸都有些急促了,对方一眼看穿自己的境界,这等存在可谓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越发坚定了心中的信念,此人断然知道自己的问题答案。

    “既然道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就问吧。云某自认为杀死你可能易如反掌,但这个问题可真不一定回答的上。”

    对方如此坦诚,云苏也格外坦诚。

    有些人,互相之间,虽然第一次见,却极为坦荡。

    从这问尘子的话中,他活的应该是足够久了,甚至连天地覆灭都见到过几次了。

    在云苏的看法中,所谓的天地覆灭,应该是像地球时代一样,三五千万年一次,也许是灭世洪水,也许是神仙大战,也许是天地大劫,总归是三五千万年,天地覆灭重生一次,生灵轮转一次。

    却不是真正的重定地水风火那种级数的,几乎等同于开辟新世界一样的毁天灭地。

    而对方的说法,在普通人听来可能特别夸张,会大骂对方是煞笔,但云苏却知道,问尘子句句肺腑之言,说的都是真话,心里话。

    这十年来,之所以一直不见他,就是因为隐隐知道他可能要提出一个天大的难题,回答也不是,也不一定回答得对,才避而不见。

    倒不是因为其他原因,故意晾着对方。

    这里毕竟不是洪荒世界,本体真身所在,还有那么多家人朋友,如非必要,这样的人结交都来不及,谁会主动避开。

    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成为自己的敌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注定会和自己交恶,天大地大,容得下很多人,包括自己,也包括别人。

    在云苏看来,并不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最多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不需要一言不合就杀人全家,灭人一族,这与他的道心不相符。

    至于长生天,实在是云苏推衍天机,发现了一些大机缘的同时,也瞧到了一些不太妙的端倪,最终才选择避而不见,却是没有发现什么大的灾劫和自己有关,便干脆把对方晾起来了,不见,不去,不结交。

    问尘子闻言,似乎极为激动,也不知道有几个千万年未曾这么失态过了。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有一股莫大的信心,这位清风老祖一定知道自己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先是起身站好,整理了一下衣衫,又掸去了身上的香灰,甚至一道青光涌动连身上的尘垢都完全洗去了,然后才躬身一鞠到底,好似是在做一场极为隆重的天地法事一般,小心翼翼,一字一句地问道:

    “敢问老祖,太乙之后可还有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