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发阳平-《三国寻龙记》


    第(2/3)页

    荀攸胸有成竹,从周不疑那里接过地图,扑在桌上,指着一处标识的雄关道:“此处就是汉中北面的门户阳平关,易守难攻。马腾父子的两万余铁骑,缺少攻城器械,取此道进攻,破关不易。”

    阳平关,又称阳安关,坐落于群山峻岭之中,南倚鸡公山,北濒嘉陵江,地势极为险要。但破关之后,南可入川,北通略阳,西至陇南,东达汉中,实为军事要塞。

    荀攸手移动到地图另一个位置,继续说道:“但马腾军至少能牵制住汉中的注意力,再加上魏延、甘宁的水军进攻上庸,汉中的防备必定会有疏漏的地方。”

    “汉中张鲁,我军曾助他夺取汉中。而其后他与刘焉离心离德,杀死刘焉派驻的张修,久有独立之意。以弟张卫为兵马大元帅,手下四杨两文两武,以阎圃为谋士,坐拥东川富庶之地,行五斗米教,教众都是悍不畏死。”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县人。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在杀张修后继续在汉中一带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

    群雄蜂起,天下大乱,不少百姓逃往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关西民众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故汉中一直繁华稳定,人口增长,张鲁还得到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张鲁在汉中信徒众多,成为汉末一支颇有实力的割据势力。

    荀攸口中的四杨,乃是武将杨任、杨昂,谋士杨柏、杨松。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卖主求荣的卑鄙小人杨松。然而,实际上四杨都是汉中名将,自也颇具实力,能够战斗的总兵力也达到十万人,再加上一些悍不畏死的教众,要征服汉中,绝非易事。

    荀攸停顿了片刻,待大家的议论声渐小,继续说道:“汉中乃巴蜀门户,可谓唇亡齿寒。我最担心的,是一旦战线拉长,不能速战速决,则刘焉可能会放下张修的仇恨,派遣军队出剑阁援助,正好在我军攻取汉中的背后。”

    “所以,全力助攻阳平关,过关之后,我会派出一万兵马守住剑阁栈道,以防止益州出兵援助。真正的战场,就在汉中城下。若敌人坚守不出,汉中城历来以粮草齐备着称,就需要大费周章,还好我们拿下了天水,有的是时间和汉中周旋。”

    荀攸说罢,众将又响起议论之声,显然对汉中之战还有许多疑问。张合、高览都是名将,但对汉中地理不熟,一时都不敢轻易发声。

    陈龙挥手,止住议论,微笑道:“强攻自然消耗较大,我们能否绕开阳平关,直达剑阁道,深入汉中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