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新的变化-《钢铁时代》


    第(2/3)页

    这一点,火箭实验室的众人也非常清楚,第一次和第二次演习,截然不同的结果,让他们明白,哪怕是一款好的武器,也必须要展示好,这一款武器只是在威力上面加强了,而不是改变了缺点,那么温度是必须要加强的,还有一点就是射程上面。

    接下来的演习,就不能让在附近了,虽然火箭弹精确度相当的高,75公里,才3oo米,可是谁也不敢赌,不可能拿五公里十公里之外的试验场,2oo辆火箭弹射车,他们会在6o公里之外布置完毕,而目标位置则是在观察哨的12公里之外。

    他们所处的位置,12公里之外的高山掩体之中,足足3米厚的掩体,即便重炮直接覆盖攻击,也没有问题,更别说是相隔12公里,火箭弹即便是误差再大,也落不到这里,落到这里了,也不会太多。

    火箭弹,在杨元钊的支持下,直接在第一时间就避免了德国V1V2飞弹的问题,直接用概率学和火箭动力学,解决了精确度的问题,精确度依然无法可控,一定程度上面德国的v1v2从某种意义上面,就是大号的礼花弹一样,装载了更多燃料,可以飞的很远,在威力和准确性上面,都不高,算的上是火箭出现的尝试。

    可是中国方面,飞行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已经到达了相当的阶段,甚至初步的风洞已经完成,中国大型运载飞机和战略轰炸机,都经过了风动实验,用真实的数据,来对形态进行调整,杨元钊也把的后世的一些飞机的形态给画出来,只是一个基本形态,却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火箭也是一样,火箭度更快,空气阻力对于火箭的影响更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外形,一定程度上面,损失的动力会非常的多,不过材料学的出色,中国火箭使用的燃料,还是也,可是燃烧比来说,比V2导弹要高,V2使用的不过是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是氢气和酒精的混合,燃烧度够了,可是可控性差了,

    中国的火箭实验室直接越过了这个阶段,使用液氧加煤油,在飞行之中,飞行姿态和可控性相当合理,这些都是火箭弹在之前的两次演习之后,获得的改变,或许精度上面提升的幅度不高,可是核心区域的落点比例明显的增加。

    这些只是纸面上面的,真正要展现的,就是火箭弹的战斗部位,铝热剂添加剂可以让温度上升,这一点对于战场上面的钢铁,有相当大的破坏作用。

    先,是针对装甲力量的测试,在最少2平方公里的地方,按照摆放的位置,分布着3oo个摆放成为不同位置的坦克伪装,这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坦克部队,其中最厚的装甲,是主战坦克的装甲,最薄的也是装甲车的,他可以比较直观的模拟,火箭炮对于这些部队的作用。

    因为这一次的规格较高,连杨元钊也来到了现场,作为中国最有权势的人,所有大军区司令都是在杨元钊任上提拔起来的,对于杨元钊的到来,大家都的很热情。

    简单的跟认识的人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等待着演习的开始,巨大观察室内,最少1米厚的钢化玻璃,相当于普通的钢板的防护能力,这也是试验场最高级别的防护措施,基本上比得上普通的要塞了,因为要保证观察效果,整个钢化玻璃足足是一个25米长,1.5米左右高的区域,通过这一块钢化玻璃,可以很轻松的看到火箭炮的飞行姿态。

    在信号塔内,指挥官拿起对讲机,对试验部队出命令,电波穿过了几十公里的距离,布给了实验部队,实验部队是火箭炮的测试部队之一,各方面实力都相当的出色,火箭炮也是填充好的状态,甚至做了一部分的瞄准,毕竟,这一次的演习,测试的并不是火箭炮的野战性能和瞄准能力,这是要对火箭炮的基本实力进行评估。

    火箭炮的出膛度不快,51米每秒的度,甚至射之后,短时间内,操作员还可以看到火箭炮的飞行姿态,不是如同炮弹一样,射出去,嗖一下就出去好远了。

    不过在侧旋升空之后,火箭炮弹之中的火箭动机已经启动,巨大的尾翼之中,喷射着能量,推动着火箭炮快的向前飞行,因为没有控制芯片,火箭炮只能够采用惯性制导的方法,火箭推动度是匀的,逐级增加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