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估算产量-《钢铁时代》
第(2/3)页
明白了这个情况之后,所有棉农,对于杨悦无不心悦诚服,任何的要求,都是不打折扣的完成,别看一个白面书生,能够种好田就是大师,传说中,精于桑农的大学士,不外如此。
认识捋顺了,再加上合理的奖励,整个农场的发展越发的好了,杨元钊的实验室,虽然简陋,却也在杨元钊的指点之下,进行了不少前瞻性的研究,大部分的成果只是在小范围,或者温室大棚之中使用的,小部分的成果,比如有机肥和钾肥,磷肥等的使用比例,效果,甚至是一些适合用于叶面追肥的方法,水的灌溉比率,诸如此类的种种,让整个农场的棉花长势更好了。
田野之中,蝈蝈在不知疲倦的叫着,一队的工人在统一浇水的,棉花种植的相对比较稀疏,保证了每一个植株,都可以得到全面的阳光,一条条的小水沟,被挖开,被抽水机抽出来的河水,在棉田之中欢快的流畅,水肥,是棉花生长的两大要素的,这点上,包垦公司这边,都基本保持住了。
“季堂兄,到底怎么样,最后的数据是多少?”杨元钊追在杨悦的后面,不停的追问道。
“别着急,就在计算呢!“杨悦心中微微的有些无奈,不知道怎么了,一向忙碌无比的杨元钊,居然一大清早就跑到了他的实验室,把正在做化肥合成实验的他给拉了出来,嚷嚷着要计算一下棉花的产量。
计算棉花产量,这在棉花还没有成熟之前,不能够精确的计算,只能够预估,根据科学的统筹方法,大体上选择200亩到300亩不等的棉田,对于棉桃数量,棉桃直径,还有往日讯息之类的,进行逐一的计算,计算出一个大致的区间,这点,采集的样本数量越多,越是靠近的成熟日期,这个数据就越发的精确。
杨悦也准备做棉花产量的数据计算,这有利于估计整个包垦公司农场的棉花产量,为以后深加工或者粗存,打下良好的基础,可是却不是这么早,最快也要到一个月之后。
可是杨元钊的催促,甚至是人员上专门抽调了人员来做这项工作,这就让杨悦在迟疑之下,答应了他的要求,这不,一场大规模产量预估就开始了。
210公顷的的土地的,从中间挑选300亩,算是一百抽一,每一亩之中,选择超大,大中小和超小五种棉套,详细的测量尺寸和大小,总结全部的挂桃率和数量,最终得出比较清晰产量数字,再套入到美国那边固有的公式之中计算,最终的出来预估的成果。
“快算,快算,我不着急!”杨元钊口里说的不着急,可是焦急的表情和嘴里不停的催促,尽显无疑,杨悦摇摇头,这个看起来稳定的兄弟,也有这么着急的时候,不应该啊,棉花的产量,直接关系着包垦公司的收入,可是那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现在又有什么需要钱的地方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