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线生机-《龙焰苍穹》


    第(3/3)页

      “老朽南宫耀雄,字怀安,行年九十八龄,二十年前,曾于皖东琅琊山巧遇葛玄九世孙葛彤羽化,被授予九转金丹,又言及南宫家二十载后必逢大祸。

      返回后,余闭关不出,近夜观天象,见紫微星黑云催压,北斗星东陷浊气,自忖南宫家恐有灭门之祸。

      然因不灾祸时机,又不明其中因有,化解之方难觅,心下如火焚。略思百年之身,可传后世者有三,一为《神藏龙书》五卷,此乃三国时期,南阳卧龙诸葛孔明所寻得的宝笈,三十年前曾从一位游方道人手中得来,据其所言藉此可知仙路可凭。

      然余得时虽只天命之年,却数十年难以窥觊其中奥秘,更兼书卷言简意涩,未及基础,无从参悟,故晃晃数十年,亦难有寸进。

      二为图画一张,乃余览《考黄经》提及书目时所见,此书为秦汉古旧之游仙事录,内有此图。余思忖十余年未能识破之中关窍,然料定乃上古宝籍也,有宇窍灵石和隐妙仙袍深藏,然却难推测其所藏罅缝。

      第九章谒语

      三为四十年前,好友神面老人所赠面具两张,十数年来未曾尝试,故不知其精巧否。然观其做工,已非俗物,危机时或可一用。此外尚有银票若干,小心使用。

      人生如梦春常在,一丝秋风散鸿蒙。南宫家百世豪贵,转瞬间,便已轻烟长逝。

      故此,望后人低调处世,顺其自然,此仇可报则以,难成则罢,莫要强求。百年之后,红尘又进,少不了一遭风雨。”

      南宫易一口气读罢,落笔之处没有题写落款,但见卷面字迹潦草,想来是仓促留书。

      南宫易再探手取出那两张神面老人所赠的面具,乍看之下竟是精巧之极。一张面色蜡黄,仿佛是营养不良的贫饥之症,年约二十四五。另一张面色憔悴,已有道道褶皱,想是老人面容。

      南宫易取出那个较年轻的面具,起手戴在了面容之上,竟然严丝合缝没有一丝的破绽,可谓是不露斤斧独运匠心。

      接着,南宫易又看了看包裹中的银票,见有厚厚一沓,也不知多少,随手翻了翻,便将视线移到了那本名为《神藏龙书》的经卷上。

      南宫易轻轻翻开那卷古书,但见其上写着:……所以道:归根自有归根窍,复命还寻复命关。且如此间关窍,若人知得真实处,则归根复命何难也。故曰:虚无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为天地,天地生万物,则是造化之根也。此乃真一之气,万象之先。太虚太无,太空太玄,杳杳冥冥,非尺寸之可量,浩浩荡荡,非涯岸之可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包天地,小入毫芒,上无复色,下无复渊,一物圆成,千古显露,不可得而名者,圣人以心契之,不获已而名之曰“道”……

      南宫易见书中所写竟是玄妙古奥的词句,当下不在多看。又拿起祖父信中所述的本《考黄经》,翻开一页,见里面夹着一副图要,便轻手取出展开。

      那幅图并不是很大,大概长有两尺宽一尺的样子。图中所绘,乃是一片苍山,山下有一条湍急的小河。一轮将沉的红日兀自坠在山之右侧,山峰之上飞过三只仙鹤,引颈长鸣。

      图的右侧书着五个大字:鸿蒙太境图。画之左侧,题有八句谒语:

      日薄西天,月上南山。

      斗转星移,白岫出焉。

      宇窍灵石,宝藏自现。

      隐妙仙袍,五岳可掩。

      南宫易看着这八句谒语,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祖父信中所提的宇窍灵石和隐妙仙袍和这八句谒语有何关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