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伐交(下)-《乌江战纪》


    第(2/3)页

    此次朝议,最后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备战,不等不靠,誓死捍卫国土;二是向秦国、蜀国、夜郎等国均派出特使,尽最大力量避免两面受敌,以便专心对楚;其三,在各国的密探,尤其是在楚境、蜀境的密探,想尽各种办法,搞到最新情报。

    不数日后,世子巴东安出使秦国;上卿相尚出蜀国;仍令郁侯的部属巴圭出使夜郎;其他人出使鳖国等小国。就连对结仇很深的充国,也放下身段,由公孙巴睿为特使,话虽不便明说,有曾经率兵攻破充国都城阆中的巴睿当面向充国君致歉的意思,希望捐弃前嫌;随后,他并将出使苴国。

    且说巴国世子巴东安一行翻山越岭到了秦国都城,拜会秦国大臣樗里疾等,随后受到刚刚荣登大位的奏公嬴渠梁(孝公)的热情接待,接待档次很高,金银、巴乡清名酒等贵重礼物,昭单全收,退回了美人,意思是其父秦献公刚刚离世,自己不纳美人。秦公并满口答应,若楚蜀攻巴,秦国出兵牵制蜀国。

    巴东安离开江洲,还没有到达秦国都城,蜀国密探已得了消息;    巴东安离开秦国,刚要到都城江州,蜀国特使已经到达秦国都城,同样受到秦公嬴渠梁君臣的热情接待,礼物照收,同样退回美人,秦公满口答应若蜀巴起纷争,秦国一定袖手旁观,不对蜀国造成压力。

    巴蜀两国均派特使到秦国,正是秦公嬴渠梁希望的,因为秦国此时,多年经战,物力匮乏,正是需要休养生息,蜀国、巴国主动投怀送抱,送来粮食等物资,当然是求之不得,早就打定主意,对蜀、巴、楚可能生的大战,作壁上观,视形势的展于中取利。

    巴国上卿相尚出使蜀国,一通“唇亡齿寒”的说辞,与蜀王达成“兄弟般”的盟友。

    再说郁侯部族的中卿巴圭再次为巴国君的特使,出使夜郎。巴圭先晤会了老朋友夜郎公子多南,随后拜见夜郎国君。

    朝堂之上,夜郎大臣一边倒,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巴、蜀、楚三国打他们自己的仗,与夜郎无关,不必要介入。

    巴圭呈三寸不烂之舌,夜郎人不为所动。

    夜郎公子多南,此时已在其妹十公主等的帮助下,被定为君储,他认同巴圭的见识,同时也想于中取利,见巴圭游说无效,怒道:“巴国与夜郎,多年为邻,虽然也有领地之争等恩恩怨怨,但哪有牙齿不咬舌尖的。卵子恁大个巴国,敢与楚国硬碰硬这么多年,本公子实在是佩服!我泱泱大夜郎,岂能袖手旁观,让楚国鸟人欺负我们的邻居,打到我夜郎的边界来作威作福?”

    多南这一怒,大臣们不再声,夜郎君同意在必要时援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