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热情赛火的三幺台-《乌江战纪》


    第(3/3)页

    这次摆上来的是鱼、虾、蟹及各类野味,以及下饭的开味菜。

    这三台下来,两个客人肚胀腹圆,食物就像塞到了喉咙管。

    木莽子打了一个饱嗝道:“今日之筵,平生口福!”

    叔公道:“这一带风俗,最喜人客,二位要是再住几日,还有好的享受,保管你不想离开。”

    巫城道:“今日这一饱餐,几日也不知饿了。”他感觉自己连饱嗝也不敢打了,一打就会嗝出食物来。

    木莽子道:“最喜人客,说明这一带很富足。”

    叔公笑道:“这话说得不差。这一带是到夜郎、鳖国的盐道、丹道,来往客商多,竹子寨的竹器很有名,下面三苗寨的鱼又比癞疙宝身上的疙瘩还多,因此路过客商,多顺便换一些竹器、鱼虾。”

    木莽子点点头,想到这一点与龙宝坑寨相像,只是龙宝坑里不需要采取交换的方式。

    突然,竹寨主轻叹道:“只是如今,战事吃紧,眼看楚国人就要打到家门口了,不知今后,还有不有这三台。哎……”

    木莽子点头表示同感。

    叔公也有些醉了,道:“要是楚国人早些年来惹事,我也去拣一把巫壮士手中的楚国将军剑。如今老了,不中用了。你二位,是虎安山的武士,不然,哪里舍得把压箱底儿的东西给你们吃。要是楚国人来了,宁可喂犬,毛都不给他一根!如今,战事不断,男人们要么在战场,要么在练武,打猎、捕鱼也多是女人们顶上去。”

    木莽子暗叫惭愧,巫城却又侃上了:“放心放心,今日这三台,长了我不少力气,正好去找楚国人消灾。”

    木莽子撇了一下嘴,心想:这人得了好处,自己楚国人的真身都忘了。

    外面的歌声、脚步声越来越热烈,竹道:“二位请去舞蹈。”

    木莽子道:“酒足食饱,只想睡觉。”

    竹寨主道:“不敢要强。请二位客人休息”。

    话说这一台酒席,两个客人大足。

    当地这种待客的礼节,大约在隋唐年间,逐步演变形成一种叫做“三幺台”的宴席方式(“幺台”,是重庆地区常用的俗语,有“了不起”、“骚冲”等多重意思)。“三幺台”流传至今,仍是今乌江一带仡佬族人的待客习俗,整个过程,持续数个小时,长时甚至一天。

    游人到了这一带,享用“三幺台”,无不称赞其丰盛、味美、热情达到了极致。只是,酒量、食量小的朋友,建议先练好了再去,方才更经得起纯朴善良乌江人的极度热情。

    今晚,除了酒足饭饱,对木莽子来说,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从竹寨主的口中,得知相善父子被除,虎安宫已经恢复正常,他相信瞫梦语听到了这个大好消息,一定会尽快回到虎安山,与她再见应该不会遥远了。

    同时,木莽子、巫城也听说盘瓠湖里出了妖怪。

    且说今晚他们喝的树梅酒,也就是杨梅酒,口感极好,却有后劲,木莽子、巫城被扶入房间,便不醒人事。

    天快亮时,木莽子梦见盐龙,醒来方知是梦,但记不得梦中情景。木莽子暗想:“不知,妖怪的事,与盐龙兄是否有瓜葛?”

    盐龙,前虎安宫虎贲,即盘瓠洞中的蟒天王,木莽子坚信他是自己的好朋友。

    木莽子只醒了一会儿,酒性未过,又一梦睡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