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陌生的战场-《乌江战纪》
第(2/3)页
后来,重庆简称“渝”,也应是与“渝水”名由相同的原因。
嘉陵江流域,很早就生活有数支重要的广义上的巴人。其中,影响最大的,后来称“賨人”。
賨人又称寅人、板盾蛮,世代生活于嘉陵江峡江地区。早在春秋战国前,他们就在嘉陵江流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被西迁巴人(如白虎巴人)同化,賨人演变为巴人的一支。《舆地纪胜》载: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
在春秋战国时代,阆水(嘉陵江)流域,是四川盆地里两个霸王巴国和蜀国争夺的主要地区。
对丹涪水的武士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战场,他们中多数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进入渝水,也不知道具体要到哪里去。
丹涪水大多数武士并不清楚,他们进入了一个相当特殊的战争地理环境——后来称为“四川盆地”的特殊的地理单元。
巴蜀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体,以今重庆、成都为中心,盆地之北是岷山、大巴山,西为横断山脉,南有乌蒙山、大娄山,东为巫山,大山环峙,周边无缺。
外面的军队要进入四川盆地,也就是巴、蜀两国的主要地区,四面都是险道雄关:东面长江三峡水道、夔门关,北方是金牛道、剑门关;西部是茶马古道及碉门;南面是清溪道、川黔道及石门。
而有的道路,是后来才打通的,比如金牛道,就是后来秦国人用诡计,让蜀国人自己费力气打通的——这是一个天方夜谭式的故事。
因此,巴蜀的主要地区(四川盆地),是一个颇具特色而又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由于这个特点,巴山蜀水的战争,或者一个战役,多在境内有始有终。
历史上,四川盆地里的战争,自境外打进来,或者自境内打出去的,战例不多。
这一地形特点,再加土地肥腴,气候湿润,出产丰饶,使四川盆地在历史上数次成为“王者之资”,比如建立汉朝的刘邦,“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还有建立三国时期蜀国的刘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