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故乡的原风景-《全民偶像》


    第(2/3)页

    这是他第一次来这个西部影视城见到的画面。

    他当时联想到了句诗:“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古来征战几人回,那一刻。他切实地体会到了那些边塞诗里吟诵的悲怆和深刻。

    尤其他当时是从现在正身处的生活区过去的,一个残壁断垣风尘仆仆,一个白墙黑瓦清风徐徐,那感觉更强烈。

    当时,他的眼眶瞬间红了。

    情绪激涌之下,他立马背起了摄影机。把他眼中看到的一幕拍了下来,尽管那一幕由于那面破旗帜的存在,根本用不到电影里,纯属浪费胶卷。

    但人生难得我愿意,自觉珍贵,当然不怕奢侈。

    他现在又感受到了当时的那种感觉。

    丁宁这宛如沙漠里打着转的寒风般凄婉的曲子,在这样一个四周便是荒漠的环境下听到。真让他有种百转千回愁肠寸断感。

    他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回放了这些天经历的一幕幕,随即,本来已经受够了这边干燥枯寒环境,迫不及待想要离开这个破地方的他,油然而生几分不舍。

    沙漠是很容易看腻味的一种景观,秋天的沙漠,整个就是一种色调。更容易让人腻味。

    可现在,他发现自己这些天太匆忙了,匆忙到虽然常在沙漠中,却根本没有和这片沙漠深入地打交道过。

    他只是在工作,为了勘景而勘景,为了取景而取景,再没有最初看到一面迎空飘摇旗帜时。那种自心底勃发而出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浓烈情感。

    这一刻,蓦然回味过来的他,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情绪。需要静下心和这片沙漠的荒原、峭壁、丘壑一一诉说。

    可惜他暂时没机会了,吃完这餐饭,他就要收拾行李,赶着晚班飞机,离开这个地方。

    他很遗憾,便换了种方法弥补。

    他的思绪,蜿蜒成沙丘,绵延成沙峰,往沙漠深处蔓延。

    他想象着自己正在走出旅店,一步步往沙漠深处走,天空肯定是阴暗的,但没关系,他看得见来路,看得见远方,也看得见脚下。

    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每走一步,都会在沙地上留下脚印,深浅不一,记录着他途径的路和到达的地点。

    他不再匆忙,也不再心存埋怨,而是慢慢地、融入地去体会、领略、感悟四面八方的天空地旷,天人合一。

    他感觉自己化成了沙漠里一颗细沙,时而沙沙地往下沉淀,时而萧萧地随风飞扬。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蓦地体会到了李梁这种矫情之辈眼中的世界。

    后会有期,他矫情地如是想到。

    下巴搁在椅背上,目不转睛地看着闭着双眼全神贯注吹奏着陶笛的丁宁,叶迪的眼眶缓缓地泛湿。

    “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梦里花儿落多少。”

    她想起了小时候。

    那时候,天气总是很好。

    天很蓝,阳光很亮,风很轻,柳枝儿随风摇摆,湖面很清澈,总是泛着涟漪,一圈又一圈的,没完没了。

    水面下有一个同样没完没了弯弯曲曲个不停的世界,还有着另一片天空。

    探过头去看,就会看到自己的一张大脸。

    同样弯弯曲曲的,小羊角辫儿荡啊荡的,把湖水都荡清了。

    无聊的时候,水里的那个自己,她能看上半天,偶尔还会嬉笑着伸出指头,去碰碰那里面的自己。

    唉,才发现,原来小时候就那么自恋。

    那时候的房子没有现在那么高,道路也没那么宽,人也没有那么繁忙。
    第(2/3)页